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式落地沈阳博天堂医院

  • 2021-03-26 08:39:25
  • 新浪辽宁

   “视网膜色素变性”正在严重威胁着我国约140万患者的眼健康,如何广泛地进行科学智能的诊断,成为目前困扰眼科临床的难题。

  视网膜色素变性科研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3月22日,“智汇睛彩?创领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的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及其临床应用》项目启动仪式在博天堂集团举行。

_MG_0291999.jpg

  该项目由苏州大学、沈阳博天堂医院、苏州比格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

  《基于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的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及其临床应用》项目采用多模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充分融合不同模态、不同时间点、不同维度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影像数据,攻关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识别、病灶定位分割、病程进展分析与发生发展预测建模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分析与诊断系统,并开展临床示范应用。

  启动仪式上,项目负责人苏州大学陈新建教授对立项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案和目标等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对提高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诊疗水平,对推进该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_MG_0061.jpg

  博天堂该项目负责人徐玲院长对项目落地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博天堂集团拥有我国东北地区较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样本库和临床信息数据库,拥有遗传眼病专科门诊和医疗团队,并已先后完成多项视网膜色素变性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卫健委科研项目。”徐玲表示,新项目拥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医工结合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将顺利完成预定研究目标。

_MG_0185.jpg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专家何伟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厉力华教授、东北大学杨金柱教授、中北大学陈平教授、中国医博天堂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刘哲丽教授、沈阳市妇婴医院遗传科庞泓主任等专家学者与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对项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表示赞同。

  何伟教授从项目特色与创新角度点评该项目表示:“对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类疑难遗传性眼病,基于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影像及病理大数据,建立影像组学研究的新思路和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的新方法,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视网膜色素变性影像自动诊断和预测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进展的应用新模式,这对未来眼科临床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_MG_0046-1.jpg

  厉力华教授从生命健康科学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角度,对项目的重要意义表示肯定:“这一项目课题将眼科临床医学实践与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以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遗传性的罕见眼病的临床诊疗和风险预警为研究方向,以临床数据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它对于未来眼科医疗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威胁我国140万患者健康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进行性遗传性眼底营养不良性病变,它是继“先天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大致盲性遗传性眼病,也是影响范围很广的眼科罕见病,在我国保守估计约有140万患者,发病率约为1/1000。

  在发病早期,患者不容易察觉,往往导致延误后续干预治疗。其原因是这种眼病病情进展得缓慢且隐匿,患者视野缺损又以周边区域为主。对这种致盲且“狡猾”的眼病,及早筛查、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这种遗传性眼病的患者,如果在生育期前得不到及时的确诊和基因检测,易导致患者的下一代遗传同样的疾病,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较重的负担。

  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成为精准诊断关键

  当前,对这类疑难眼病,很多基层医生缺乏相关诊疗经验和技能,且很多基层医院也缺乏相关专业检查设备,导致大量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无法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因此,眼下急需降低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和患者随访门槛,并使用更智能、更高效、更准确的筛查及辅助诊断方式,以帮助更多患者在早期得到科学诊断,及时治疗。

  在临床广泛应用,造福更多患者的基础上,也要实现科学精准诊疗。沈阳博天堂医院遗传眼病专科门诊及专项科研、医疗团队在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诊疗领域拥有大量的基础研究成果,以此为奠基,将基因精准诊疗技术与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融合,将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诊疗提供早期诊断辅助、预后判断分析。

  此外,项目将拟解决如何基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影像大数据实现深层量化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关联分析,获取病理、分子遗传等生物信息等关键科学问题。对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的深度挖掘研究和技术突破,也将在未来对包括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在内的更多常见眼病提供临床诊疗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帮助更多眼病患者守护健康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