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融媒体】我省代表委员热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2020-05-24 16:33:18
  • 北国网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我省代表委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就决战脱贫攻坚展开热议。

  时间似一支如椽巨笔,记录沧海桑田,书写岁月豪迈。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我国的贫困人口的数量都在递减,辽宁也不例外。2019年我省13.25万人脱贫,128个贫困村销号,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这意味着: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之初的126万人减少到去年年底的1.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4%下降到0.06%,179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5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真贫、真脱贫,持续脱贫、稳定脱贫。这些数字背后,是全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因户施策、精准发力的喜人成果,是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熬日子”到“奔小康”,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激发的内生动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法阻挡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的铿锵步伐。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跑好“最后一公里”,答好脱贫“收官卷”,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1.jpg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健。本报记者 徐丹伟 摄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我省代表陈健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今年辽宁要在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创新经营方式和利益连接机制,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强市场开拓,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2.jp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

  “要帮助农民依靠科技稳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作为农业领域专家,李天来委员建议,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构建国家、省、县(区、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体系;设立乡村振兴定向研发和科技服务专项,引导科技资源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前沿聚集。

3.jpg

全国人大代表,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左一)。本报记者 徐丹伟 摄

  教育扶贫,希望所在。“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家娟代表建议,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的家庭和孩子,让孩子们有更光明的未来。

4.jpg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博天堂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天堂医院院长何伟。本报记者 赵静 摄

  兜底保障,织密织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止因病因学返贫,还需要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何伟委员建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短期轮换工作。同时,在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设立专项经费,降低新农合补偿及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医疗救助的力度。

5.jpg

全国人大代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廷波。本报记者 徐丹伟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模式,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来自基层的代表唐廷波建议,要加大社会帮扶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村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合作社打造出国家AAA级景区,为群众脱贫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的长度无法改变,那就用实干增加它的厚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还要继续发扬战“疫”精神,急而不乱,快马加鞭,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在辽宁大地如约呈现。(记者 : 明绍庚、赵英明、赵静、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