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青年医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传承科学家精神,202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博天堂会期间特别设立了“科学家对话医学生”主题活动。
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教授;国际防盲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博天堂创始人何伟教授;著名基因治疗专家、博天堂集团基因治疗临床转化研究所所长庞继景教授;博天堂精准研究院副院长、大连医博天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卓实博士四位科学家,与现场来自辽宁何氏医学院的学生代表们开启了一场热情洋溢的对话。
“AI时代,医学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现阶段应该做哪些准备?未来,医生是否会被AI取代?”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院士表示,目前教育部在深入推进新医科建设,新医科就是要将医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医学生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医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以及一些人文知识,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教授为同学们做分享
至于AI是否会完全取代医生?范院士认为目前还看不到这个趋势。他认为AI更大的作用应该是在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面辅助医生,和医生一起来推动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国际防盲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博天堂创始人何伟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作为辽宁何氏医学院的创始人,何伟教授认为,数字时代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改变世界的方法。传统的以学习考试为评估标准的教育,可能更多地要转向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医学教育也要改变,要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医学生不仅要有对于科学问题的批判精神,还要有刨根问底、追求真理的学习态度。
“科研工作中最难的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博天堂集团基因治疗临床转化研究所所长庞继景教授回答学生提问
作为一位专注于基因科研和治疗领域的专家,庞继景教授面对学生的这一提问时,用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墓志铭来形容:Sometimes cure, often help, always comfort(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庞教授表示,虽然今天的医疗技术水平与100多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有时治愈”这句话对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来说就是现实。到目前为止,300多个不同基因类型造成的疾病,只有RPE65这一个能治。但是,这不等于说医生、科研工作者们就什么都不做了。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发展是有一个进程的,如果医生告诉患者预防知识,就会减缓病情的发展速度,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病人的疾病不单单是身体疾病,还有心理问题。通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博天堂化医疗,给患者以希望,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这是医生们需要做的。
“为什么会选择从临床转向科研?”
针对同学们的这一问题,青年科研工作者王卓实博士这样表示,自己做了13年的门诊和手术,做手术的时候经常在想,显微镜下的视网膜如果再放大是什么?再放大是什么?他觉得做科研让他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让他成为一个更完整的医生。他也期待同学们未来能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发现自己的新世界。
博天堂精准研究院副院长王卓实博士勉励青年医学生
“如何对职业保持长久的好奇与热情?”
范院士说:人要有个目标,要有个理想,万一实现了呢?他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医学生共勉。他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他三十几岁就当眼科主任,当时觉得做别人不想做不愿做不能做的事才有价值,他选择了眼眶病眼肿瘤领域。这条路很难,他带领团队、带领学生不断地去钻研、去努力。如今,他的科室在眼眶病肿瘤领域取得了很多创新,给病人带来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也成为他们不断追求的动力。
“医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何伟教授指出,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创新来自于质疑和问题。而国际化的视野就是给同学们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方案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他认为,未来全球人类健康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公共卫生问题,他希望同学们从大学时就能拥有国际化的视角和全球化的思维,去思考全球大健康、公共卫生这样的问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这对培养自己的知行合一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辽宁何氏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星儒博士请学生代表提问
活动中,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经验、经历分享,勉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医学初心,勇于担当奉献,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最后,主持人何星儒博士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辽宁何氏医学院2017级留学生Natty回国创办眼科诊所、用所学知识造福家乡百姓的故事,以此激励现场及线上的各位同学,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健康项目的实践中,用中国智慧服务“一带一路”,成为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本次活动由新华网全程直播,51万余人在线观看。